关于报送《六安市地震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下载亚博app
字号:
市政府:
现将《六安市地震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随文报上,请审示。
特此报告
六安市地震局
2021年1月30日
六安市地震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以来,我局在省地震局精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突出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震害防御、应急响应和公共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有效维护了全市安全发展的大局。全年获得了全省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先进单位,首次获得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脱贫攻坚、结对共建优秀单位等荣誉。
一、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
积极高效应对霍山3次有感地震震情。地震发生后,市地震局迅速落实市领导指示,密切跟踪震情,做好应急准备,关注舆论动向,扎实有效的开展了震情跟踪、应急值守、前兆观测、异常核实、宣传教育等工作。组织召开2020年年中震情会商暨霍山小震专题会商会,邀请省局专家开展专题会商,分析震情监测数据,研判震情趋势,并形成会商报告以密件形式送市委市政府。配合开展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项目以及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及郯庐断裂带探测项目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安徽子项目在我市布局14个测报点,目前已完成3个基准站的项目建设。同时六安市地震局与中国铁塔六安市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优化预警台站站点布局。辖区内新建1个地电阻率、2个gnns、15个科学台阵、15个磁通门项目,数量为全省之最。积极配合开展地震台站标准化改造任务。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对因灾受损的霍山33井台站先期进行改造升级。优化调整全市地震宏观观测网点并开展培训。对我市82个宏观观测点进行优化调整并举办培训班,使用新的网络报送方式,坚持无异常零报告制度。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管理维护,定期巡查二虎山遥测台,排查周边数据干扰点,改善地震监测环境。及时排除隐患和故障。今年暴雨期间及时处置地震台停电等状况,确保监测仪器正常运转。制定《六安市地震局2020年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在春节、两会、高考、汛期、国庆等特殊时间段制定了地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震害防御工作稳步推进
组织实施六安市城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该项目由华东冶金地质勘察研究院中标,目前已正式签订项目合同,合同价816万元。推动辖区内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的开展。舒城县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由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中标,目前已完成施工作业,2月份将组织开展验收和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工作。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工作协调推进会,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工作作了部署安排。按照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六安市地震局联合市住建局、市教体局和市卫健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人民医院、九中东校区、体育中心等处重大建设工程开展地震安全现场调研检查。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在霍山县组织开展地震灾害预评估试点项目。推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按照六安市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质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指导金安通用机场、叶集区人民医院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加强备案管理和现场检查监管。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指导。联合市住建局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能培训班,指导创建全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
三、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不断完善
及时修订六安市地震应急预案。机构职能调整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局,按照新的职能,对市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建立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市地震局、市应急局任务分工,厘清职责边界。举办全市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班,明确了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工作职责和快速应对处置能力等。建成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更新全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组织开展全市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拉练,开展流动地震监测、应急通讯、灾害评估等多科目训练。
四、公共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联合市应急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利用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段开展集中科普宣传活动。持续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七进”活动,赴横塘岗乡、李台社区、六安一中东校区、金寨莲花学校、六安市科技创业中心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六安市地震科普馆的管理和维护,保障科普馆接待能力,年内多次接待团体参观体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基地创建工作。联合霍山县地震局创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动漫视频《拍手歌》,组织编印《六安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读本》,同时联合市电视台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公益视频广告播放活动。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六安市地震局发布”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参与人次近2000人。调整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队伍,依托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联合市教育局新成立1支校园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并组织开展培训。
五、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
市地震局党组积极运用上年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地震系统实际,认真按照“四联四增”、“十查十做”要求,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礼,作风得到了持续改进,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制度引领。及时发动、全面部署。4月8日,市委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后,局党组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深刻领会警示教育核心要义,吃透重点要求。统筹规划、压实责任。研究制定了《市地震局党组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并经党组会审议通过。讲求效率、推进落实。4月16日下午,我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动员会,对总体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并制定下发了学习教育工作日程表,对有关理论学习资料进行汇编,做好了学习准备。二是突出自身特色,切实精准发力。依托警示教育,全面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警示教育开展以来,局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研讨交流,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落地落实。依托警示教育,着力提升担当尽责的宗旨意识。局党组主动把警示教育作为提升政治站位、激励队伍士气、催生战斗能力的重要抓手,对“疫情防控”、“两会两节”、“防汛救灾”、“中高考”等特殊时段地震安全保障工作进行部署,充分调度各方力量,做好了思想发动和前期准备。疫情和防汛期间,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制度,以对党的绝对忠诚、精力高度集中、时刻准备战斗的工作状态,奋战在地震监测工作一线,彰显为民服务情怀。依托警示教育,全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局党组把学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主动更新思维、创新思路,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全过程,贯穿到队伍建设的各环节。三是以思想建设为根基,夯实党员理想信念。分解任务均衡学。党支部针对离退休党员较多、学习能力不足的队伍现状,以全覆盖为“面”、以业务部门分“线”、以重点群体定“点”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学习辅导体系,制定了“学习辅导员”制度,将教育队伍的主体责任分解到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身上。我支部共组织领导讲党课4次,领导专题辅导2次。比学赶超互相学。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回头看”工作,要求每个党员对标找差距,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对每个党员在学习修身、服务群众及工作实绩中的贡献进行积分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党员民主评议中去。为民服务干中学。党支部成立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包保路段卫生、疏导高峰期交通秩序、慰问社区困难群众等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展现了良好的队伍形象。
六、机关作风建设继续推进
1.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学习教育工作。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年初制定《2020年党支部工作计划》及重点政治理论篇目学习安排,对全年政治理论学习进行安排部署。支部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抗震救灾等重要指示批示,开展集中学习12次;组织支部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等书籍,坚持原原本本学、领导带头学、结合实际学,做到深学细照笃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支部按照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并以“三会一课”为基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与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制定《市地震局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回头看”活动计划,按照“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贯穿始终的要求,确保学习教育有深度、查摆问题有精度、整改落实有力度。共开展各级各类学习12次,专题学习研讨2次。二是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打造过硬党支部。大力开展“抓班子带队伍”建设。从严从实抓班子、凝心聚力带队伍,不断推动防震减灾事业跨越发展。积极谋划党员发展。进一步完善考评考核体系,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履职情况实行精细化管理。注重在一线职工和青年骨干中培养发展对象。抓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对标市直工委关于支部标准化的要求,2020年我支部标准化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全面实现。三是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提振干事创业精神。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细则,坚决不搞铺张浪费、不搞大吃大喝,规范“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支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继续推进党员进社区工作。做好党内统计有关工作。四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建体系。
支部严格落实各项组织制度,健全组织制度体系,有序开展党建工作,全方位扎紧了制度的笼子。五是以纪律建设为根本,筑牢反腐倡廉堤坝。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抓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坚持严管是厚爱。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律意识。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廉政教育。春节、国庆、中秋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我支部严格贯彻落实弘扬八项规定,利用党员大会、中心组学习、支委会等加强宣传教育,力求支部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禁以各种名义接受各种礼品、礼金。
2.突出脱贫实效,打赢脱贫攻坚关键战。2017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局结对帮扶舒城县高峰乡陶湾村脱贫攻坚工作,并选派局党组成员李建厅任陶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我局对口帮扶舒城县高峰乡陶湾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05人。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52万元。以茶叶、油茶为主导特色产业凸显,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观。陶湾村扶贫工作队始终牢记组织嘱托,围绕“六项职责”,积极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善始善终地完成驻村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策法规。注重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加强动态管理,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提前谋划方案,科学制定扶贫计划。认真谋划,科学制定了《陶湾村三年(2018-2020)脱贫攻坚规划》、每个年度村脱贫攻坚计划和贫困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按规定分年度建立了村扶贫项目库。始终把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作为工作的重点,注重各项政策的扶贫兜底保障。严格规范程序,参与实施扶贫项目。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参与实施了特色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围绕工作难点,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利用政府各类资金投入,推动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行业和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争取各方支持,协调落实结对帮扶。适时对接市地震局、县史志室、县供电公司3个定点帮扶包村单位领导每季度来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按时协调45名帮扶包户干部每月不间断地入户走访,慰问老党员、残疾人、危重病人和特困户等,帮助解决贫困户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各种实际困难。
3.双拥、保密、档案、政务公开、安全生产、文明创建、法治建设、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八一期间,市地震局赴31620部队开展双拥慰问活动。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保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市地震局档案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全局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准备公开各类政务信息,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围绕强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全面加强市地震局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文明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提升了局机关职工队伍的文明素质和机关的文明形象,首次荣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实现了防震减灾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围绕2020年法治建设责任落实、依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安排,统筹推进全局法治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坚持开展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城市高风险、农村基本不设防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水平不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基础能力依然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今后几年我市的震情形势还很严峻复杂,绝对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和松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以夯实地震监测、增强预报预警能力为基础,以摸清风险底数、加强抗震设防为关键,以保障应急响应、强化公共服务为导向,提高“防大震、救大灾”能力,努力把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推进新时代六安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一是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主动协调配合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和郯庐断裂带探测等省“十三五”重点项目以及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六安地区的建设任务,完成建设1个地电阻率、2个gnns、15个科学台阵、15个磁通门、19个预警项目台站,确保项目投入观测并发挥实效;在积极配合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安徽分项、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六安地区建设任务基础上,统筹利用省防震减灾“十三五”重点项目在我市的新建台站站点,谋划开展六安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加密辖区内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站点,新建1个市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50个预警发布终端;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地震局台站改革实施方案》,完成二虎山遥测台标准化建设,规范台站运行管理;继续加强宏观观测网点的动态调整工作,开展防震减灾助理员培训班;认真做好重点时段震情分析研判和地震安保工作。
二是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组织开展六安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项目,加强项目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完成霍山县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全市其他县区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考察学习减隔震技术,在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或旧城区棚户区改造中试点应用推广减隔震技术;推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提高学校医院抗震设防标准,确保一般工程达到本地区抗震设防标准;持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三是提升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抗震救灾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地震“防”“救”工作有效衔接,提升我市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能力;完善地震应急响应预案,定期开展应急响应演练;建立全市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有效做好震后应急处置工作;定期更新六安市地震应急响应基础数据库,开展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演练;开展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能力;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班。
四是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点时段的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丰富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联合社会力量共同研发推广科普精品1件;创新科普创作和传播机制,推进融媒体建设;巩固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加强六安市地震科普馆运维管理,深入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一县一馆”建设,持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加强涉震舆情监测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是组织实施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项目。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全市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谋划一批“十四五”时期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密切联系发改、财政部门,争取支持,尽快立项,尽早纳入政府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安排;谋好篇,开好局,重点推进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减隔震技术应用等项目;主动对接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争取安徽省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安徽省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安徽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省重点项目在六安落地。
六是持续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加强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各项工作。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确把握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导向,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加强思想建设,铸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运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利用“三会一课”、党课等载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探索“微党课”、“情景党课”新形式,深化锻炼普通党员党性修养。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开展抓班子带队伍工作,深化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规范党员发展管理,强化党务干部的能力建设;加强群团建设,在群团活动中凝聚队伍能量、激发队伍活力;建设支部“特色”,着力打造支部党建品牌;持续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争取在市直单位中名列前茅。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持之以恒抓好防止和纠正“四风”工作,继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宗旨意识;从严开展作风考评,构建作风建设日常督查、考评、查处、追责常态长效机制。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党建工作。坚持以制度抓党建、制度促党建,努力构建党建工作长效化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等制度,使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推进党建工作管理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纪律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深入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等内容,深化党内各项制度落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实党建责任。
围绕中心工作,继续做好双拥、档案、保密、安全生产和消防、政务公开、文明创建、法治建设、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