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六安市2019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要点》的通知-下载亚博app
字号:
各县区地震局,机关各科室、地震台:
现将《六安市2019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六安市地震局
2019年5月31日
六安市2019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2019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应对复杂震情,全面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努力提高地震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拓展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监测预报
1.推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根据省地震局预警项目实施组工作进度,主动协调配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安徽子项目在六安地区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我市地震监测预警水平。
2.切实做好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实施保障工作。积极配合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项目《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场及郯庐断裂带探测》在六安地区的选址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监测能力。
3.扎实开展监测手段评比。做好前兆、测震等各项监测手段评比,严格依照评比标准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在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
4.加强现有及新建地震台站的管理维护。指导舒城县地震台建设,探索建设区域性运维中心,科学高效处置各类监测仪器故障,确保地震监测系统正常可靠运行。
5.加强地震监测环境治理和保护。依据《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国标gb/t 19531.1-4),开展每月遥测台站例行巡查,对遥测台站附近环境变化及时、有效处理 ,防止监测环境受到破坏。不定时对县区观测台站进行抽查,全年不少于3次。
6.扎实开展震情监视跟踪。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震局长会议精神和震情跟踪省市联动工作责任书要求,注重加强重要时段地震安全保障,强化震情值守,不断完善地震监测网络与观测手段,密切关注前兆变化,及时跟踪每一条震情信息、核实每一处异常变化。
7.进一步加强震情会商和地震科研工作。建立健全六安市地震局会商管理制度,全年编写2份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年中和年度)、至少2项地震专题报告,完成特殊时期地震会商工作。配合实施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金寨震群发震机理探索性研究》项目。
8.进一步完善全市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健全“三网一员”机制,举办全市地震宏观观测员培训班1次。建立宏观观测网点动态管理制度,开展群测群防工作调研检查,重点加强对新增省级和市级网点的实地检查。适时启动监测中心机房改造项目,利用宏观观测网点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成果,加强对观测网点的可视化管理。
二、抗震设防
9.落实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全力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建设。依法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抗震设防质量监管。加强全市防震减灾执法队伍建设,联合市重点建设处、住建局等部门开展市重点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0.加强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管理。联合住建部门加大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宣传引导,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服务体系。继续举办全市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能培训班。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
11.启动《六安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确保年内完成项目立项,争取完成项目招投标。加强《六安市地震小区划》成果应用的宣传工作。指导县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三、应急救援
12.进一步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三季度更新修订完成《六安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和《六安市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13.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一次中小学地震应急演练现场观摩,推进中小学地震应急规范化、常态化。指导至少一所高校年度内开展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14.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拉练。联合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县区,携带行军帐篷、流动监测仪器、对讲机、无人机、卫星电话等多种应急救援装备举行相关科目现场模拟演练,提升全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
15.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省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皖震发救〔2016〕156号),完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重点推动县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争取每个县区新建成1个符合ⅲ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16.加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联合市红十字会、团市委和皖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优化升级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继续与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合作,组建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增强我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力量。
17.加强地震应急联动。联合市商务局、市民政局更新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机制的文件或协议,建立应急装备储备动态调节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配备工作。与市应急局、人防办建立应急联合指挥中心,促进建立车辆和通讯装备等方面的共建共享机制。
18.加强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装备建设。更新升级现场工作队工作装备,如生命探测仪、便携式wifi、电子地图、投影仪、幕布及移动支架等。适时升级补充市地震应急装备库装备,淘汰更新过期、失效和损坏的物资装备。
四、科普宣传
19.持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制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利用好“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2.4”法治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少于3场大型宣传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科普宣讲专题活动不少于5次。以科普宣传进农村为重点,深入乡镇农村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不少于3次。
20.进一步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网络。联系市电视台、皖西日报播出、刊登防震减灾科普节目、宣传作品分别不少于1次。发挥新媒体优势,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不少于70条,联合新媒体六安城市网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有奖竞答”1次。
21.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六安市地震科普馆。全年累计接待团体参观不少于50批次。联合市教育局,重点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科普馆参观、体验、学习活动。加强六安市地震科普馆的管理运行维护,积极申报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发挥阵地作用。
22.依托校园辅导老师新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队伍1支,并组织开展培训1次。
23.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防震减灾专题宣传活动不少于1次。
24.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年新建成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3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不少于1个。